1994年,时任埃及总统穆巴拉克访华时到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参观,他在看到这座中国园区强大的生命力后,对在埃及建设产业园产生了兴趣,并邀请天津开发区的开发企业泰达赴埃合作,传授中国经验建设园区。
如果将“一带一路”比作一条项链,那么海外园区就是这条项链上的珍珠。园区这种形式并不是中国首创,但中国却将园区的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一些发展中国家便开始向中国学习。
与泰达受邀建立园区不同的是,更多的中国企业在海外建立园区是为了满足自身海外业务发展需要。例如,在1999年,海尔集团为了开拓美国市场,在美国南卡罗来纳州建立了工业园,在当地进行研发设计与生产;2001年,海尔又与一家巴基斯坦企业在巴基斯坦拉合尔附近合资建立产业园区,助力海尔打入当地市场,一些国内的配套厂家也前往入驻;2002年,河南国基集团在塞拉利昂将一处废弃火车站改造为工业园,吸引了众多上下游厂家入驻……
企业自发设立园区或是因为其需要在当地进行大规模生产,希望引入上下游厂家入驻以提供支持;或是看到一些刚到海外的企业因缺少经验而喜欢抱团,以此减少风险。这些企业的实践为政府后期出台合作区政策奠定了基础。2006年,商务部发布《境外中国经济贸易合作区的基本要求和申办程序》,开始招标遴选海外合作区。
“今天,我们海外园区的建设仍然采取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园区建设的方法。我们在局部创造一个相对于驻在国拥有更完善的营商环境、更完善的配套条件、更完善的吸引外资的环境,从而吸引人才、吸引技术和管理经验,以此来帮助驻在国提升整体工业化水平。”冯兆一说,当初的中埃·泰达苏伊士经贸合作区和天津开发区一样,也是在荒无人烟的地方起家,如今它已经成为“一带一路”上亮眼的沙漠绿洲。截至2017年年底,泰达合作区一期资产价值为1.95亿埃镑,共吸引企业66家,巨石集团、牧羊集团、西电集团等大型企业纷纷入驻,现已初步形成了新型建材、石油装备、高低压设备、机械制造四大产业分区,年产值达1.4亿美元,上缴埃及政府税收10亿埃镑,带动就业超3300人。
除此之外,在白俄罗斯的中白工业园的建设设想深受苏州工业园区的启发和影响。为了建好中白工业园,白方曾专门研究和关注了苏州工业园区的发展,也努力把这一合作模式引入到与中国的合作中来。
由于中非泰达园区取得了较好的成果,于是有不少人向冯兆一打听成功的秘诀。除了要找好龙头企业 ,冯兆一总是强调,“建设园区是一个长期工程,不要指望在几年之内取得成果,我们需要坚持十年、二十年,乃至三十年。”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不断深入,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步伐也不断加快,海外园区更需要跟上形势,不断转型升级。在宋清辉看来,未来园区亟须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进行布局和升级。硬件方面,首先要坚持一个园区就是一个生态的理念,通过以人为本对环境进行升级,达到办公与生活场景的相互融合。其次是特色园区千万不能出现“工业粉尘”的污染,否则很难留住高端人才和龙头企业在此落地生根。软件方面,就是要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降低企业的外部交易成本,提升对人才的吸引力。此外,国家还应该继续出台一些鼓励政策促进园区的发展,对一些做得好的园区应给予实质性奖励。
“一个产业激活一个园区,一批园区繁荣一座城市。中国园区的模式和经验从国內走向国外,凸显出中国园区具有巨大的魅力。”宋清辉对各类园区观察后指出,这种魅力或许来源于中国企业注重因地制宜的特点,例如利用地方优势资源发展特色产业,并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起来。
这也难怪埃及、伊朗、蒙古、泰国、老挝等多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明确提出与中国开展园区合作的需求。津巴布韦驻华大使在招商引资时总是说,虽然有很多中国企业在津巴布韦投资建厂,但是津巴布韦的园区比较少,希望中国企业来多建一些园区……
转自:中国贸易新闻网
上一条:开放40年 看境内外园区蝶变 特色园区:撬动开放的大门
下一条:秦皇岛建设海外工业园区预计2020年投入运营
【关闭】
|